穩健增長,打造特色研究之路,東吳證券研究所丁文韜:立足長三角展望全國,賦能產業助力經濟發展
來源:新財富作者:唐輝俊2023-06-21 08:50

在2022年的第二十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中,東吳證券研究所再次取得驕人的成績,不僅同時摘得“最具影響力研究機構”第九名、“本土最佳研究團隊”第八名等團隊獎項,其分析師在傳播與文化、汽車與汽車零部件、新能源與電力設備、環保、機械與醫藥生物等優勢領域,也繼續殺入前三名。

與成績進步對應的,是收入增長。2015年轉型賣方研究以來,東吳證券研究所用3年時間,實現分倉傭金收入破億元,而后的2018-2021年,其傭金收入再度翻倍。

從默默無聞,一躍成為證券研究領域的實力派選手,東吳證券研究所堪稱一匹轉型黑馬。他們是怎樣一路前行的?

駕馭這匹黑馬的騎手,東吳證券現任公司執委、總裁助理兼首席戰略官丁文韜認為,東吳證券研究所做了三件事。其一,搭建優秀團隊,以服務區域為抓手,向精品化、專業化路進發,覆蓋行業有所為有所不為,走出差異化、特色研究之路。第二是建立穩定的市場化機制,研究所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機制的穩定是優秀團隊穩定的基礎,也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第三是打造“家園文化”,堅持研究長期主義,增強團隊凝聚力,研究所內女性分析師占比及專業能力在業內同樣可圈可點。

01、7年時間,分倉傭金從千萬到5億

東吳證券研究所正式轉型賣方研究,是在2015年。這一年,東吳證券完成了上市之后的首次再融資,實際募資凈額近50億元,資本實力得到了一定幅度的擴張。加之A股剛剛經歷牛熊轉換,市場對證券研究的需求猛增,這讓公司高層進一步堅定了轉型賣方研究的決心,以通過打造研究品牌,提升東吳證券的市場影響力。

如同大部分發力賣方研究的券商研究所一樣,想要成功轉型,選定合適的領導者成為第一要務,丁文韜與東吳證券便結緣于此。

此時的丁文韜,履歷已頗為耀眼。畢業于老牌財經院校上海財經大學,有英國準精算師資格,曾就職于普華永道精算部、太平洋安泰人壽精算部、國金證券、華泰聯合證券,后在海通證券研究所擔任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多次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榮譽。

“領導層期望東吳證券能進一步從區域性券商向全國性券商邁進,研究所則是向市場展示品牌影響力的最好抓手?!倍∥捻w表示。對于他本人,這也提供了從研究向管理轉型的一個機遇。

二者一拍即合,丁文韜于2015年出任東吳證券研究所所長,開始主導一系列變革。

券商研究所的核心競爭力在于人才。和很多中小型券商一樣,轉型初期的東吳證券研究所通過招攬知名分析師,快速打造影響力。其先后引入了多個研究領域的佼佼者,譬如機械行業首席分析師陳顯帆,電新行業首席曾朵紅,傳播與文化的張良衛以及醫藥生物朱國廣等。此外,2018年,資深策略首席分析師陳李加盟更添助力,東吳證券研究所的核心團隊基本組建完成,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東吳證券研究所共擁有分析師46人。

眾多實力派的加盟,令東吳研究很快打響名頭。2016、2017年,東吳證券連續兩年名列新財富“進步最快研究機構”。

其后三年,東吳證券研究所迎來高速發展期。2019年,其首次躋身新財富“本土最佳研究團隊”前十名,同時奪得電力設備與新能源、傳播與文化兩個行業的第二名,以及輕工和紡織服裝、機械、環保三個行業的第三名。2020年,其繼續斬獲“本土最佳研究團隊”第九名,并分別在新能源與電力設備、傳播與文化、環保三個行業獲得第二名,機械行業獲得第三名。2021年,其除了保持傳統優勢外,還在非銀金融,電力、煤氣及水等公用事業兩個行業摘得名次。2022年,榮耀依舊,東吳證券研究團隊繼續在非銀、醫藥、傳播與文化、機械、汽車與汽車零部件、新能源與電力設備、環保等領域斬獲4個第二名、2個第三名以及1個第四名。

證券業協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東吳證券研究所擁有分析師74人,行業排名第19位。

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的同時,東吳證券的公募分倉傭金收入亦節節攀升,于2016年首次躋身行業前30名,2017年其公募分倉傭金收入首次破億。拉長時間線來看,從2015年轉型,至2021年,其傭金收入6年增長超過12倍,年均復合增速遠超行業平均。2022年在券商整體公募分倉傭金普跌的背景下,東吳證券傭金收入行業排名相較于2021年依然上升了2位。

02、主打“特色牌”,助力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證券研究業務隨客戶群和資本市場的變化而變,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出特色、發揮優勢,成為眾多中小研究機構轉型的關鍵。

幾乎從轉型賣方研究的同一時間開始,東吳證券研究所便確立了差異化競爭之路。

“東吳證券總部位于蘇州,研究所的發展應當立足東吳與蘇州,同當地經濟形成有效協同、服務和盤活實體經濟,服務好當地的實體經濟發展,給當地企業做貢獻?!倍∥捻w表示。

作為國內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蘇州有著相當豐富的實體經濟資源。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蘇州共有境內外上市公司244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突破200家,位列全國第五,這些公司重點聚集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四大產業。丁文韜表示,針對這四大優勢產業集群,東吳證券研究所每年都會組建至少4次專題會議,廣泛邀請當地的上市公司代表、產業專家、地方政府代表以及機構投資者參加,讓市場充分了解蘇州的企業,助力本地產業“走出去”。

東吳證券將研究業務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抓手,立足長三角,聯動區域經濟產業,發揮區域核心競爭力,同時搭建地方政府、上市公司、產業園區、行業協會溝通交流的平臺,提供智庫支持等。

“我們成立江蘇省行業研究智庫,為行業協會及政府提供研究領域最新的觀點,包括定制化的研究報告、一對一專題報告等?!?/p>

事實上,早在2019年,東吳證券便受聘成為江蘇資本市場行業研究智庫首批支持單位,5位分析師入選首批智庫專家名單。2022年,東吳證券和蘇州大學共建東吳資本市場研究院,旨在成為蘇州先進制造業的智庫。

東吳證券在2020年年報中寫道:“公司著力提升研究服務質量,為機構客戶、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并為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和監管部門提供智庫支持,為區域經濟發展出謀劃策?!?/p>

此外,由研究所主導編制的“中證蘇州創新50指數”,從蘇州電子信息、裝備制造、先進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中選取50只規模較大且研發投入較高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以反映蘇州代表性創新企業的整體表現,加強資本市場對蘇州板塊的配置效率,提升市場對蘇州上市公司的關注度。

與蘇州當地實體產業相呼應,在研究布局上,東吳證券研究所并不一味追求全行業覆蓋,而是將有效資源優先布局到最核心的領域,牢抓優勢產業?!疤K州的優勢產業,譬如醫藥生物,我們擁近20人的團隊,電力設備及新能源、機械、汽車等行業,我們也擁有10人以上的團隊,而有些邊緣行業不會為了大而全而特地覆蓋?!倍∥捻w表示。

證券研究與產業發展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在丁文韜看來,分析師通過研究助推產業發展的同時,當地優勢產業的發展也為分析師成長提供了天然的土壤,可以成就分析師。東吳證券研究所目前最為核心的研究團隊,譬如生物醫藥、新能源、高端制造與互聯網等行業,正是與蘇州本地的支柱性產業高度契合。

丁文韜認為,未來研究所還將更多地考慮怎么跟當地產業特色結合,“對重點產業進行布局,可以有效串聯起當地豐富的上市公司資源、投行資源以及高凈值客戶資源”。

03、建立穩定的市場化機制,提升團隊凝聚力

在研究所品牌與特色的打造上,丁文韜認為,不應急于求成,而要久久為功。而在研究所內部形成穩定的市場化機制引領團隊前行成為重中之重。

丁文韜介紹,在研究所轉為對外服務后,無論是研究員還是銷售,收入都在一定程度上與業務考評掛鉤,從而最大程度化發揮激勵機制。

研究所的團隊考核避免單一評判標準,秉持公開、公平與公正原則,涵蓋了收入、利潤、風控、合規黨建等多項具體維度。不同于部分券商將平臺傭金考核到每個研究員,東吳證券研究所在激勵和考評方面會更多考慮長期與短期業績結合,個人與團隊利益相平衡。

同時,為了引導分析師踏實做研究,“研究所每月都會評選優秀研報,給予作者額外的獎勵,表彰勤勤懇懇做研究的分析師?!倍∥捻w表示,“券商傳統研究業務競爭激烈,研究的深度與價值成為研報的生命力所在,東吳證券研究所十分注重對于研報質量的把關?!?/p>

“我們的激勵在業內不是最高的,但能夠給予團隊成員一個明確且具備穩定性的預期。在績效制度的引導下,團隊中季度獎金落后的成員亦會自發向先進成員吸取經驗,這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員工的自主積極性?!倍∥捻w表示。

在研究所的快速發展期,丁文韜希望依靠規則的力量,使得團隊成員更講求合作而非內部競爭?!拔覀冏⒅刂虚L期考核,追求專業,這是東吳證券研究所的優勢所在?!?/p>

04、打造“家園文化”,堅持研究“長期主義”

丁文韜這樣總結自身的管理經驗:“研究所建立初期,篳路藍縷,靠的是艱苦樸素的創業精神;等到發展漸成規模,規章制度的建立必不可少,團隊內部需要用規則來引領;而在發展成熟后,團隊文化的打造則成為重中之重?!?/p>

不同于追求“狼性文化”的機構,東吳證券更信奉“家園文化”?!罢w來看,東吳證券研究所像校園亦像家園,我們會定期組織跑步、游泳等運動類項目,還設有讀書社,黨建活動也非常豐富?!?/p>

在他看來,用頗為狼性的激勵機制,招攬明星分析師,會讓研究所相對注重短期業績,而這樣招來的分析師,往往并不能很好地融入團隊,流動性比較強。長期來看,高流動性可能導致團隊成員短視,不利于研究能力的沉淀。丁文韜希望,通過家園文化的打造,在研究所內營造長期主義的氛圍。

事實上,自轉型賣方研究以來,東吳證券研究所核心團隊,尤其是首席分析師,一直保持較低的流動性?!案鱾€行業都有從業時間較長的研究員,大多在6至8年以上,他們對行業的理解也會相對深刻?!?/p>

值得一提的是,東吳證券研究所內部女性分析師同樣保持著較高的比例,女性分析師占比達41.59%,不論人數占比還是專業能力在業內都可圈可點,其中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的更有很大一部分是女首席,譬如電力設備與新能源行業首席曾朵紅、環保行業首席袁理、汽車與汽車零部件行業首席黃細里等,這也成為東吳研究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而這同樣與東吳證券研究所一貫奉行的“家園文化”息息相關。

同時,東吳證券研究所注重人才梯度的建設,在人才招聘與人才培養方面建立了完備的流程。

丁文韜表示,對于春秋季統招的實習生,研究所每兩月會組織內部答辯,答辯時主要領導均要求全程參與,每一位實習生需要經過2-3次的答辯,才會進入面試環節。此外,東吳證券研究所每年都會組織目標高校內的研報比賽,以挑選出更契合的人才。

經過層層面試入職的新人,會接受10-15節的專題技能培訓課,包括基礎的財務知識、Wind等金融工具的使用、如何撰寫研報等;同時,研究所也會專門請一些知名基金經理從買方視角進行培訓。而在日常的工作中,則主要以“老帶新”為主。

“目前,研究所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了良性循環,也搭建起了穩定的人才梯隊,內生培養成為主要的人才培養模式,”丁文韜說。

05、內部賦能,探索多元化收入模式

以研究換傭金,是賣方研究機構一直以來延續的商業模式,其中,公募基金分倉傭金是在研究所的收入中占比大多在70%以上,部分研究所甚至全部依賴公募分倉傭金。近年來,傭金見頂背景下,各家研究所開始不斷摸索新的發展模式(表1)。

東吳證券研究所亦身處券商研究轉型的大潮之中。

丁文韜表示,其多元化的收入模式正在形成?!皬难芯克杖霕嫵蓙砜?,公募分倉傭金占比在60%到70%之間,此外,保險、社保、上市公司、私募客戶、海外業務、銀行與其他一些創新渠道,包括企業戰略定制化服務、地方政府定制化服務等成為重要的收入來源。特別是來自保險資金及社?;鸬氖杖?,占比將近25%?!?/p>

在他看來,險資與社?;饘τ谘芯糠盏膶I性與及時性要求,與公募基金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不同之處在于,公募基金追求的是極致收益,保險與社保更多追求穩健的絕對收益,二者偏好的股票類型有所區別,因此,在提供研究服務時也會產生區別。

值得一提的是,服務銀行亦是東吳證券研究所非常重要的一端?!拔覀儜撌菢I內最早專門組建銀行銷售團隊的,目前服務銀行的團隊將近10人?!倍∥捻w表示,銀行不像基金公司或者保險,能直接給研究所分倉傭金,但可以協助券商綜合展業,“譬如銀行的委外業務,可以通過合作券商來進行指定”。

提升對內服務、發揮協同效應、提供符合機構投資者多元化需求的高價值投研服務,也是不少研究所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

事實上,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全面注冊制、新股發行方式改革以及財富管理業務發力,需要券商整體強化產品定價、風險定價與資金定價等能力,投研業務得以在投行、財富管理、戰略布局等多個方面對此深度賦能。譬如在保薦業務上,注冊制實施之后,企業上市標準更加明確,不同投行間通道功能差距縮小,如何做好后端服務,幫助企業尋找更為合適的戰略投資人、助力股票承銷等方面,券商研究大有可為。

東吳證券研究所亦在轉型之中積極謀求對內賦能。丁文韜表示,蘇州上市公司多集中于高端制造層面,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蘇州上市公司董事長為“科班出身”,其中不乏海歸博士等高學歷人才,產業壁壘正在加深,而這種改變為研究團隊賦能投行展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研究團隊作為一支專業隊伍,與新一代上市公司掌門人之間擁有越來越多的共同話題,研究所作為產業智囊團的角色日益顯著。

探索轉型之路是一個“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盡管資本市場變革為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然而,在內部服務價值兌換機制上,各家研究所仍未有非常明確的界定,東吳證券研究所也不例外,“要量化到每一單是比較困難的,各家券商或許面臨相同的困難,”丁文韜笑稱,“當下主要靠情懷?!?/p>

盡管如此,轉型仍需繼續。丁文韜表示,東吳證券研究所會將一部分KPI向內部協同上傾斜,“大概有1/3的考核份額涉及內部協同”。同時,研究所實行對內、對外雙線管理,兩個團隊會從行政上進行劃分,招聘時也會明確對內、對外的工作職責。

這是因為,在丁文韜看來,研究所很難作為一個純粹的盈利中心存在,哪怕是市場頭部的研究所,其貢獻的利潤在券商的報表中占比也非常低?!把芯克囊饬x在于能夠提升證券公司品牌和綜合影響力,進一步推動財富管理、投行、海外等各業務條線的協同發展?!?/p>

注冊制之下,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同樣會加大研究挖掘優質資產的難度,這無疑將對研究業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半S著市場蛋糕的變大,我們能做的事情也會更多?!?/p>

展望未來,丁文韜認為,我國進入經濟發展的關鍵轉折期和資本市場改革大時代,注冊制的全面推行,將成為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承前啟后的關鍵環節,券商作為重要的中介機構,在服務新經濟發展、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專業化”與“賦能實體”將成為賣方研究轉型最重要的方向?!氨O管趨嚴與資本市場的發展將對研究提出更多專業性要求,同時,研究的意義將遠不止于賺取眼前的傭金收入,未來,賦能實體,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成為研究的意義所在?!?/p>

這亦契合丁文韜最初接手時對東吳證券研究所的構想。

責任編輯: 冉超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国产乱子伦|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免费一级乱子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