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保險資管發展和展望報告:ESG投資占比普遍抬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2023-06-28 09:41

回顧2022年國內外宏觀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理財產品打破“剛兌”、低利率環境持續、權益市場投資遭遇考驗;國外美聯儲加息、發達國家CPI持續大幅上漲、大國地緣政治經濟博弈加劇、金融市場動蕩加劇。

種種因素疊加影響下,我國保險資管機構對于2023年的投資策略有怎樣的看法?與去年是否有了一些變化呢?21世紀經濟報道向多家主流保險資管機構發起調研,整理并分析發布《2023保險資管發展和展望報告》。

1.多數從業者對行業發展持樂觀態度

本次調研的受訪者均為頭部資管機構相關負責人及資深投資經理。就從業時間而言,受訪者中69.3%從業時長為6-10年,有19.4%為從業時間長達20年以上的資深資管機構負責人/投資經理,另外10.2%的受訪者從業時間在10-20年之間。

調研結果顯示,絕大多數資管機構負責人/投資經理對保險資管行業在未來的發展持樂觀態度或較為樂觀的態度。其中,60.3%的從業者持樂觀態度,29.5%持較為樂觀態度,僅有10.2%的受訪者表示了較為悲觀的態度。

從業者對險資行業發展的樂觀態度主要源自對我國經濟修復的信心。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鄧斌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了對經濟修復的樂觀態度。在鄧斌看來,目前第一波政策紅利的效果已經顯現,接下來也將有更多提升市場信心、激發投資需求的政策出臺,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也將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從整體來看,當前利率水平處于今年利率波動區間的下沿,未來,如果外部需求不出現大幅回落,在內外部經濟體的信心逐步回暖的情況下,利率中樞有望觸底反彈。

2.投資策略:“固收+”仍為主要投資策略

從整體投資策略來看,調研數據顯示,“固收+”仍然是各大險企的主要資產配置方向,其次是權益類投資,排名第三、第四位的投資策略則為貨幣類投資與另類投資(主要為F0F)。

在調研中,2023年有79.5%的受訪機構/投資經理將“固收+”策略作為核心投資策略。該種投資策略的選擇與國內險資資金規模大、負債經營、久期經營的特質密不可分?!肮淌铡蓖顿Y具有收益穩定、風險較低、久期長且期限確定的特點,能夠較好地匹配險資資金偏好與期限。

相比之下,對于權益類投資策略,保險資管公司則傾向于持有較為謹慎的態度。這可能與去年以來權益市場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有關。

光大永明資產投資總監牛繼中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2023年的宏觀環境較2022年明顯好轉,但仍面臨較強的不確定性,權益資產高波動的屬性很難改變。美聯儲貨幣政策對全球流動性、風險資產估值和人民幣匯率的沖擊仍將持續。美聯儲歷經去年快速加息后,今年或將迎來拐點,但加息節奏和利率終點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對權益市場容易造成階段性沖擊。

3.高股息、高分紅的股息價值策略為保險資管首選

就權益類投資的策略而言,高股息、高分紅的股息價值策略,風險收益特征較為穩定的量化對沖為絕大多數受訪機構所選擇。其中,選擇了高股息、高分紅的股息價值策略的受訪機構占比高達100%;同時,有71.6%的受訪機構匹配了風險收益特征較為穩定的量化對沖;此外,還有超過半數的受訪機構選擇長期股權投資與股權投資基金。

整體來看,高股息、高分紅的股息價值策略相較去年的調研結果82.61%進一步提升,對于船大難掉頭的巨無霸險資而言,多位受訪機構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險資在市場情緒或“概念”股中獲取的收益有限,小規模的投入和收益對于整體的收益率影響不大,因而險資更為注重的是資產的長期投資價值,高股息率疊加價值被低估的標的更受歡迎。

4.新能源、高端制造、生物醫藥受到最多關注

那么哪些投資領域最受保險資管機構的關注呢?在該調研結果的統計中,新能源領域關注度不減,依舊高居榜首,是保險資管公司最為關注的投資領域;與此同時,各機構對于醫藥生物的關注度在疫情之后大幅上升,相關領域正成為新興熱門投資領域;此外,高端制造也相較去年關注度獲得大幅提升。

另外,數字經濟、人工智能、養老等領域也是受訪機構投資經理較為關注的領域。

5.債權投資:優先重點配置超長/中長期利率債,延長固收資產久期

調查結果顯示,面對當前債市利率下行的壓力,各大保險資管公司在2023年傾向于優先配置超長期利率債和中長期利率債,延長固收資產久期,減小資產組合波動幅度,增加投資組合資產結構與長期資本結構的適配程度,凸顯價值投資特點。

從對債券類型的綜合偏好來看,受訪機構投資經理偏好中長久期利率債的占比為19.31%,在所有類型中居首位,緊隨其后的兩種類型為超長期利率債和可轉債,占比分別為17.37%和16.22%;其次依次為高等級產業債、高等級城投債和短期利率債,占比均為14%左右;占比最少的為中低等級產業債,僅為5.02%,不難看出2023年各大保險資管公司的債權投資風格仍然較為穩健。

6.ESG投資占比預期有上升趨勢

在雙碳目標和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資管機構正加速實踐ESG投資理念。在本次調查中,超過半數受訪者表明自己所在保險資管公司投資組合中ESG相關投資占比為6%-10%,28.4%表示這一占比為11%-15%,另有10.2%受訪者所在保險資管公司的ESG投資占比達到了35%以上。

而對于預期的2023年末ESG投資占比,79.5%的受訪者都認為自己所在保險資管機構到2023年末ESG投資占比將較當前有所上升,占據受訪者的絕大多數;與此同時,11.4%的受訪者預期2023年末的ESG投資占比將與當前持平;僅9.10%的受訪者預期這一比重會下降。這一現象與當下ESG投資、ESG基金數量和規模高速增長的現狀密不可分,ESG相關指標正成為衡量資管公司投資策略的重要考量因素。

7.地產投資:半數機構從業者認為政策利好投資地產領域,但對于配置地產股普遍熱情一般

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業違約事件頻發,增加了地產投資風險。那么,面對信用風險,保險資管機構是否及時加強了風險管理水平呢?本次調查中,大多數受訪從業者表示自己所在的保險資管公司建立了完善成熟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信用風險管理體系,占全部受訪者的80%;另外有20%的受訪者表示公司已建立起一套相對成熟的內部信用風險管理體系。

而面對2022年下半年不少險企相繼減持地產股、“逃離”房地產的情況,以及近期監管部門出臺的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一系列房地產利好政策,超過半數從業者認為這些政策將在較大程度上利好投資地產領域;但被問及2023年對于配置地產股的熱情時,卻有60.2%的從業者表示熱情一般,另各有19.3%的從業者表現出較多和較少的熱情。整體來看,各大機構受訪者對于房產領域投資普遍持有較為謹慎的態度。

對于2023年險資涉足不動產的方式,受訪資管機構相關負責人/投資經理認為最主要的方式仍為債權計劃。有82%的受訪者認為債權計劃是2023年險資涉足不動產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次分別有46%和43%的受訪者認為直接投資和進軍養老地產也是2023年險資涉足不動產的方式之一;另外,36%的受訪者認為購買地產股的方式也包括在主要方式之中;極少數受訪者認為2023年險資不涉及不動產投資,占比10%。

而對于養老地產的投資熱情則反映出險企對于養老領域的長期投資熱情,一方面保險資金具有規模大、期限長、穩定性高的特點,另一方面保險主業具有較多與養老領域協同的部分,而養老社區、老年公寓的建設周期長,也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兩者相匹配,可以緩解保險資金“長短錯配”的壓力。

目前,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市場上已有13家保險機構投資了近60個養老社區項目,布局全國20多個省市,用戶參與的保費門檻大多在100萬至300萬元之間。

(本文節選自《2023中國資產管理發展趨勢報告》,該報告將于2023年8月召開的“2023-21世紀資產管理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

責任編輯: 李志強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言
發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
    国产乱子伦|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真实国产乱子伦对白在线播放|免费一级乱子伦片